在春冬未发芽时,要及时修剪枯枝,冗枝。修剪过的地方不能裸露在外,要用药膏敷上,再用塑料纸严严地包起来,否则就会腐烂一直到根部,就像一个病人一样,做完手术要包扎。要剪掉冗枝,这样的话采摘花椒时才会更方便,同时花椒长势更佳,否则摘时,花椒就被干刺阻挡,极不容易摘下来。
我非常好奇,为什么花椒要选一个如此独特的时节——酷暑六月——来交出自己的丰硕的答卷?为什么不选在金秋时节?为什么不选在万物复苏的春季?而独独选在高温难耐的盛夏?或许这正是它的独特之处吧!或许这就是他的品性——即使外部环境条件极差,依然谈笑风生,从容自若。难道这不是西北人的品性?正因为是在盛夏,所以,这对于农夫来说,是一大考验,要不怕晒!西北的农夫谁曾怕过晒?花椒树还有一个特点,就是刺多如毛、密似林,如森森剑戟,教人难以下手,稍有不慎就会被扎得满手是伤,最痛苦的是刺扎到了指甲缝里,让人又痛又痒又麻,还叫人没法挠,难道刺多就不摘了?西北人怕刺?
成百上千的树,成百上千斤的椒,照样还是用手一粒一粒地摘下来,加工成调味料,送到大众的餐桌上。它不像是麦子、水稻,不像是土豆、香蕉,可以用机器来摘,由于它独特的外形只能用手摘!如果树被经营得好,也相比较而言容易摘,如果经年不管,任其自由生长,这时的花椒就非常难摘,密密麻麻的,站在树跟前半天都不挪脚步。还有长在树中心的,手怎么也伸不进去,摘也不是,不摘也不是,教人犯难。今年我就摘过这样的树,一棵大树足以摘一天,而且摘的并不多。
摘下来就放到阴凉处风干吗?或者晾在太阳下面晾干吗?如果这样做就大错特错了!刚从树上摘下来如果放在了塑料盆里,因为水汽挥发不了,所以水汽反过来会透过花椒,把花椒蒸坏了,最好是在竹篮里,透气!如果放在阴凉处风干,椒会变暗红色,影响出手,价钱会大打折扣。如果直接晾在太阳底下,遇上多云天气,时阴时晴,晒出来的花椒也是暗红色的。如果当天的太阳很好,但是当天没有晒干,第二天接着晒,花椒照样是暗红色的。摘了近30年的椒,直到今年妈妈才学会了正确的晒椒方法,可见信息交流的不便。
正确的方法是摘下来,先放在阴凉通风处,第二天晾在太阳底下,像炒菜一样,及时翻搅,均匀受热,只有如此,晒出来的花椒才会鲜红的,而且出手时会有个好价钱,不枉费六月的一番与酷暑的较量。
晒干后,出手也是一大难题!
当第一个主顾吆喝在村口时,徘徊在农人心中的问题是:卖还是不卖?如果有自知之明,知道晒得不好,或许就卖了,但是晒得好的估计就不卖了,为何?再等等,或许价钱还会高。运气好,就卖得一个好价钱,运气不好,后面的买家出价一家比一家低,这时农人心里如何想?酸甜苦辣交织在一起,此前的辛辛苦苦、勤勤恳恳算是枉费了。更有甚者,为了卖一个好价钱,有的人把花椒在家里放几年,这样就能卖好了?还是靠运气!其实西北农人的庄稼很大程度上靠的就是运气!
在大西北特殊的气候条件下,孕育出了独特的树种,它耐旱、耐热,它不像其他树种一样,需要充足的水分,温和的气温,充足的光照,它并不挑,仿佛一位任劳任怨的农夫,不必说风吹日晒,也不必说披星戴月,它总是面朝黄土背朝天,勤勤恳恳的耕耘者自己的一亩三分地,期盼着丰收的喜悦。